衝突事件引發家庭衝突 輔導心理學家︰請父母多聆聽子女心聲

親子

發布時間: 2019/12/12 18:06

最後更新: 2020/05/18 12:15

分享:

分享:

Isaac認為,親子間的「溝而不通」,可能是大家站在不同視點去看同一事情。(黃建輝攝)

香港當前局勢,令不少家庭關係緊張,註冊輔導心理學家余鎮洋謂,在紛爭面前,父母或需要持謙卑態度,有時更需放下身段,不要為拗贏場交,而輸了關係。而親子雙方同樣需要學習正面聆聽之道,方可真正的達到諒解和尊重。

余鎮洋(Isaac)是亞洲專業輔導心理學協會主席及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兼職講師,其工作包括到中小學進行壓力、情緒困擾、生涯規劃的心理輔導。早前他在講座中以輔導角度分享如何處理家人關係。

Isaac謂觀察到中、小學生現在已不看電視兒童節目,而是跟隨Youtuber或KOL。其中小朋友會追蹤一位網紅每天自拍放狗或夾公仔的影片。

Youtuber是邊自拍邊分享,偶而也會間中評論時事。大人未必有共鳴,但小朋友感到得意,父母需要了解到這些KOL言論的說服力,往往大過父母。

堅持各自的「主觀現實」只會起爭拗

他強調,面對香港現況,家人間的張力,往往來自各自堅持的「主觀現實」。

就正如父子看同一電視畫面,大家因價值觀、信念和過去經歷過的事,對圖像產生不同聯想,並作出不同解讀或批判,若雙方聚焦在彼此堅持的主觀現實,爭拗自己的視點,那是既沒有太大意義、也不會有答案。

故他建議父母陪同子女一起fact check媒體的畫面,不妨求問子女。

其實年輕人吸收資訊的途徑已很多元和廣泛,當孩子感受父母專注聆聽自己,有用到多角度思考,不是純粹主觀,即使雙方立場不同,也可以做到不決裂。

他在講座中用「聽」的古字,拆解父母聆聽子女的態度。(黃建輝攝)

家庭變戰場源自缺乏專注聆聽

他指出,青少年心理是需要認同和肯定,但當在父母身上得不到滿足,便會出現反彈情況。

他以早前輔導的一對父子為例,中四兒子全級通識第一,早已習慣分析左中右派別報紙報道,然而爸爸卻感他對社會事件的反應過激,論斷他沒有多角度思考,父子關係由向來不錯開始水溝油,到最後發展成冷戰,不但彼此不理睬,爸爸更以扣零用錢壓制兒子外闖。媽媽因接受不了父子關係惡化,讓他們來見輔導。

兒子本來很崇拜爸爸,但那一刻,看到爸爸變得愈來愈操控,看似失去了理性,令他很失望;而作為爸爸,操控威迫背後,連自己也不明白甚麼原因導致,卻用了︰你唔識諗、你缺乏多角度思維等等這負面的話,兒子一直沒法接收到他的關心。

Isaac指出,家人間各自爭拗自己那個視點,沒有意義、也不會有答案。(黃建輝攝)

父子來輔導了約5次,到最後終能分別說出了自己擔心甚麼及掛念甚麼?並把情感浮面。最後爸爸方發現,原來自己最擔心的事並沒有發生過,放下心頭大石,二人同時商議出一些令雙方舒服的溝通方法!

他坦言會為近日社會、家庭撕裂而傷感,並希望未來用輔導介入,讓更多人掌握正向溝通方法,並鼓勵大人小心用語,包括避免用命令、威嚇、要脅等說話,跟少年子女溝通。

抽離社會事件不談,一個社會或家庭成員,對外界的事有不同立場,是非常自然,然而社會事件把親人間的不同立場放大了很多!

父母或少年子女都應學會停一停,聆聽對方在行為後的想法。(黃建輝攝)

Info
講座︰如何一家人乘風再破浪
主講︰余鎮洋
日期︰12月29日1:30pm-3:30pm
地點︰鑽石山鳳德道111號鳳德社區中心一樓會議室
查詢︰2340 0803

撰文 : 胡麗珊 TOPick記者